李浪木出席中國書畫人才發展研討會
研討會開幕大會現場
本刊訊:2014年9月13日,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主辦的“中國書畫人才發展研討會”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召開。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、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李有慰、一些省的美協主席或畫院院長等文化藝術界精英300多人參會,蕪湖籍著名畫家、中國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會長蕭瀚向大會報告了近年來的工作。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、《中華國粹》雜志社社長李浪木參加了會議。
大會現場
會議以“學習習近平人才思想,推動中國書畫人才發展”為主題,就中國書畫人才研究、書畫人才培養、書畫人才開發進行了研討。會議認為,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,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。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,關鍵靠人才。中國書畫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近年來,中國書畫人才立足中國實踐,傳承優秀民族文化,借鑒世界文明成果,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,提高書畫作品質量,創作了一大批思想深刻、藝術精湛、群眾喜聞樂見的書畫精品,深受國內外書畫家、藝術界高度評價。中國書畫人才從整體發展來看還不平衡,在國際影響還不是很大,主要是對書畫人才發展沒有一個整體規劃。會議認為,要想使中國書畫人才的作品走出國門,成為世界級著名畫家,就需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發展的重要思想,在全社會大興識才、敬才、愛才、用才之風,讓書畫人才事業興旺起來。與會代表暢所欲言,還特別對目前中國書畫人才評價標準、中國書畫人才建檔管理、中國書畫人才交流、中國書畫人才的表彰嘉獎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,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。參會代表一致認為,這次會議是中國書畫人才發展的一次盛會。會議內容豐富,活動形式多樣,深受啟發,收獲很大,今后將會一如既往積極參加和支持中國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,為中國書畫人才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。
劉大為講話
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隸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,是經原國家人事部批準,在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社團組織,由我國長期重視、關心和支持書畫人才發展的領導、專家、學者和書畫界優秀人才組成。多年來,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按照《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》的要求,結合書畫人才培養開發實際,積極開展調研、宣傳、交流工作,積極參加總會舉辦的各項活動,認真做好書畫人才的各項調研工作,開展多種形式的書畫人才交流活動,取得了很好的成績,受到有關領導和各界人士的好評。
91歲高齡的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女士出席開幕式并致辭
據悉,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的組織機構中,歐陽中石、沈鵬、劉大為、王明明、馮遠、鄒佩珠等名家擔任顧問,李翔、劉建、劉曦林等國家藝術機構重要職位領導擔任副會長;由邵大箴、盧禹舜等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、副主任職務。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經過選舉推薦,決定由蕭翰先生擔任書畫人才委員會會長。蕭翰先生作為訪問學者在歐洲講學、交流十余年,同時到臺灣進行藝術交流,具有人才發展的國際眼光,其獨創的積彩色調水墨畫,得到畫壇一致的認同和贊賞,成就卓越。下午,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名家意猶未盡,還在現場揮毫潑墨為即將到來的國慶獻上一份生日的賀禮。
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會長蕭瀚
“中國書畫人才發展研討會”在京舉辦 徐悲鴻夫人出席
2014年9月13日,“中國書畫人才發展研討會”在北京舉辦,全國各地的書畫名家代表齊聚,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現身致辭。值得一提的是,91歲的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女士亦受邀出席,引眾人關注。
研討會涉及“書畫人才發展與培養”諸多議題
這次研討會以“中國書畫人才發展與培養”為重點展開討論,涉及規范書畫人才的建檔和管理、與國際書畫人才的交流、如何對中國書畫人才進行表彰、嘉獎及榮譽制度的實施等重要議題。
集體創作
會議過程中,與會書畫名家代表暢所欲言,相互交流,并對相關議題做了詳細介紹。
另外,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經過選舉推薦,決定由蕭翰擔任書畫人才委員會會長。蕭翰作為訪問學者曾在歐洲講學、交流十余年,具有人才發展的國際眼光,其獨創的積彩色調水墨畫,亦得到畫壇的認可與贊賞。
集體創作
徐悲鴻夫人出席引關注
91歲高齡的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女士突然現身會議,引在場嘉賓及媒體關注。
“我很高興參加今天這個會,(因為)這個會是討論怎樣發揚光大中國文化藝術的”。廖靜文說,中國歷史上有極輝煌燦爛的文化藝術,“上世紀出現了許多著名的畫家,但到這個世紀,其中的很多畫家都故去了,現在畫壇的這些著名畫家,都是后起之秀”。
她表示,中國書畫有五千年的歷史,但其中一些優秀畫家的畫作卻因別種原因已不在了。廖靜文感慨地說,“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一幅唐畫《八十七神仙卷》,是悲鴻(徐悲鴻)從一個德國人手里買來的,它(《八十七神仙卷》)完全是用中國的線條畫出來的,在唐代就能用線條去表現(畫作精髓),是很先進的思想。”
據了解,《八十七神仙卷》是一幅白描人物手卷,描繪了八十七位列隊行進的神仙。它代表了中國唐代人物畫白描技法的杰出成就。
廖靜文透露,《八十七神仙卷》早些年已獻給國家,如今珍藏在徐悲鴻紀念館內。
集體創作
來自國內各地及海外的數百位書畫藝術名家出席了開幕大會
來自國內各地及海外的數百位書畫藝術名家出席了開幕大會(局部)
來自國內各地及海外的數百位書畫藝術名家出席了開幕大會(局部)
來自國內各地及海外的數百位書畫藝術名家出席了開幕大會